好奇地问,“他们为什么会回过神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话不是一句玩笑话吧,走出去对他们来说也许不是什么坏事。”
“物价在涨,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了,企业的负担其实也就是因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轻装简从,小步快跑,都是为了企业明天的发展,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还是在人,裁减了70%职工之后,收入必定会迎来一次大幅度提升。”
赵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如果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是过得不尽人意的时候,就会把所有的怨气发泄到原单位,回头找麻烦这种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多。”
万福听得心惊胆颤,不是因为他怕那些被裁减的人的怒火,而是因为赵明的心思,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怎么可以把问题剖析的这么透彻?
关键是赵明就像一个旁观者,说得轻描淡写,仿佛他不是西川矿区的矿长一样。
万福笑问,“我看矿长胸有成竹的样子,莫非矿长其实早就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
赵明淡淡地说,“我二姐误打误撞搞起了建筑行业,这一行本来也会用到大量的人工,多多少少也会接收一部份从西川矿区出来的员工,涪江的职工不算太多,年纪大的占了一部份,内退、病退的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