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
离大年三十只有半个月,青璃想回凤阳,等到年后在去,又担心夜长梦多,纠结之下,还是决定尽快解决。
主仆三人边吃边聊,中间加了两三次汤,吃了半个时辰,青璃觉得有些撑,掀开棉门帘来到游廊处,晚上,天晴晴朗些许,边关的明月,看也是格外的清冷。
繁星闪烁,青璃眨眨眼,做了一个深呼吸,这个时辰,在莫家村里,正是家长里短的时候,爹娘围在火炉前,商讨过年之事,考校小弟子喜的学问。
淳于谙肯定没有睡,多半在研究兵法,只有她孤零零的一个人,想到今日的收获,青璃松口气,但愿春儿姐能留下暗示,她明天早起,直奔帽山查探。
第二日,青璃起了一个大早,穿了一身方便行走的小袄,下身是棉裤,外面披着披风,简单用过早膳,她带着于嬷嬷和麦芽上了马车,直奔帽山。
“小姐,您干啥要找罪受,穿丫鬟的衣衫啊。”
家里的下人有新做的薄袄子,青璃借了一身穿,这次是为了低调去探访,当然不能穿得太好招人眼球,现在正逢腊月,有不少百姓去帽山,给家里的亲人上坟烧纸钱。
路过香烛铺子,青璃让于嬷嬷下马车去拎了一小提篮的纸钱,又准备了点心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