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走,一路看,众人和怎么都看不够似的,这种景色一连看了一个时辰,还在乐此不疲的轮班,青璃就想,要是以后有了银钱,应该也要在这里买上一栋大院子。
无论哪个朝代,只要朝代不倒,京城都是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这里有从四面八方涌进来的客商,还有各国来游历的名人志士,无论是民俗还是文化,都有独特的包容性。
而且气候也是青璃喜欢的,没有莫家村冬天那么冷,不至于在冬日里吃不到绿色的菜,春天也来的早,当然,来京都生活一定要有银子,这里的消费水平也高的很,青璃记得镇上打杂抗包的苦力,一天最多给能三十个铜板,这种好活计还要靠碰,可是刚刚帮着抬皮毛,听陈婆子说,一个人要一百铜板,只是几箱子的货物,半个时辰就完工,贵了几倍不止。
郊外的景色真好,空气也新鲜,马车里,少女们叽叽喳喳的讨论,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早就忘了自己是被掳来的事实。
前面慢慢的到了京都外城,宋婆子也曾经和青璃介绍过京都,是一个四四方方,四通八达的,分内城和外城,内城就是大周的宫城,皇帝和妃子居住的地方,以外都是外城,一般达官贵人的居所都很靠近内城,在繁华的大街上,平头百姓一般在最外侧,也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