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都要多,很多事是薛心柔在书上学不到的。
封承不慌不忙继续说,行当里一向认为挖到船棺是触霉头,因为大费周章千辛万苦挖出来的东西都不值钱,里面全是些破碎的陶器和大部分腐烂的漆器,还有少量零散的青铜残片,那些支锅的侉瓢子把船棺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一件中意的东西。
等侉瓢子走了之后,将军才把叶九卿他们带到船棺边,在独木舟的一侧绘有图案,便是如今我们在纸上看见的纹饰。
他们这才意识到发现的这个船棺葬不寻常,叶九卿重新对墓葬进行了探查,船棺墓为狭长方形土坑墓,下葬的时间为战国时期,墓地风格保持战国时候的特点,说明墓主可能接受并且融入了古蜀文化。
但从船棺墓中发现的陪葬品中,却又异于古蜀文化,说明在精神文化的核心领域,丧葬习俗方面仍保留着固有宗教信仰,这点能判断墓主非原住民、非蜀族墓葬。
“蜀地的船棺葬,一般认为船棺为最为载魂之舟,丧葬行为是在灵魂不灭的原始宗教观念影响下产生的。”封承郑重其事对我们说。“这和战国时期,古蜀丧葬有很大的出入,我们把船上的图案拓印下来,并且把墓里零散的陪葬品也带回来查看,在一些青铜器上,我们发现了介意图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