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60年代,国家兴修水利的时候,政府在大小梨头村中间挖了一个战备湖。由于需要在湖和河道中间修一个泵站,结果这个看起来挺结实的碉堡就被保留了下来,给改建成了泵房,一用就是三十多年。
“唉!幸好他们只有三个人,两条枪。“看完这个泵房格局的草图,高连长也禁不住叹息了一声。
确实,如果这个碉堡有足够的人手和弹药,不管是哪支部队想要组织强攻,都会付出血的代价。至于现在这种情况嘛,可就不好说了。
虽然强攻这个泵房碉堡的难度不小,但也不是全无招法,至少在火力方面特警团还是充足的。实在不行,只要从军区调门105炮来。像这种五十年前的碉堡,估计一炮就塌掉了。
弄明白了碉堡的格局,高连长明白这仗暂时打不起来了。他一边向团部报告,一面命令将三班分成三组,每组三个人为一班,轮番监视三名枪匪。一个班三个人,再加上变态到趴上半天都能不动一动的左震,监视躲在泵房里面枪匪们这种人手配置已经足够了。
剩下另两组人,一组休息,准备轮换。另一组由副班长王景林带领,要求尽快把大梨头村的地形仔细的侦察一遍。
侦察的重点是察看一下村内否有其他道路可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