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坐在书房里,跟个账房先生一样,拿毛笔盘对着厚厚一叠账目——这是严家半年来积存的各种流水账单和收入明细,严清歌极少过目,每每叫人直接送入寒友居放着。
管家的额头上沁出汗珠,严松年这种人,最擅长的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就算这账目没问题,他也会挖地三尺说有人贪墨的。
果不其然,严松年见了他,脸色阴沉,招手道:“你过来!看看这庄子上送来的孝敬,今年风调雨顺,怎么送来的东西还和往年一样少?”
管家在心里暗骂,庄子年年一分不少的交租,孝敬的东西是佃农和家奴心意,送多送少,都只是个礼节,跟风调雨顺有什么关系。
但他脸上还是挂着笑,道:“老爷,今年是风调雨顺,可是咱家人口不多,那些粮食鲜菜,每年庄子上送来都吃不完,愣是放坏了,再多也是浪费。就算今年咱们府上各院加盖了小厨房,藏东西的地窖多了些,但还是有人来报,说坏了菜呢。”
“加盖了小厨房?什么意思!”严松年胡子一翘,说道。
“是大小姐的意思,大厨房徐婆子犯了事儿,大小姐就将大厨房拆了,给各院盖了小厨房,往后各院吃饭都分开了,老爷这寒友居,就有一处小厨房呢,分来的厨娘也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