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了一万五千人,死活赖在边城的城门外不走了。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这些难民,因为他们大多都是拖家带口、老弱病残,若是再这么赶路,只怕真就撑不住了。
而且,这边城的知府态度明显要比丰和城好多了,这些难民也是有点欺软怕硬的。
见到边城的知府没有派兵直接将他们赶走,便心思活络起来,纷纷想留在此地。
一个体恤民情的父母官,可比其他城池那些喝百姓骨血的贪官好多了!
这些难民倒是见到希望了,但曾知府可愁的头发都快掉光了。
这么多人,光指望那些世家、商贾布施是不够的。
再说人家施粥也不可能长年累月、日日不停吧?这不是吃大户吗?谁家也经不起这么霍霍啊!
可开放粮仓……曾知府毫不犹豫的将这个念头掐死在脑海里。
这是绝对不行的!
他身为边城知府,自然应该以边城百姓为重。岂能因为这些难民,就乱了边城的安宁?
可是放任不管,一旦那些难民暴动,难道真的派兵镇压?
就算把他们驱赶走了,若是暴民去别的乡镇作乱也是祸事,到时候皇上追究起来,自己不但乌纱帽保不住,只怕项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