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也没心思磨练。就一个劲儿地憋着搞怪玩儿另类搏出位,美其名曰体现个性。
究其做不出好曲子的原因,估计八成是因为生活条件太好了,一个个吃喝得脑满肠肥的,脂肪堵住了大脑神经,造成思维不畅,情感缺失。按理说就应该把他们打发到社会底层过过苦日子。体验生活,比如在地下通道之类地方摆个摊,弹弹乐器、卖唱行乞。
“那也太过分了吧,当叫花子饥寒交迫的,哪儿还有心思做曲啊?”晴晴显然觉得不可思议。
“怎么不行,叫花子里面也出伟大的音乐家啊。比方说民国时期的阿炳,纯文盲一个,啥文凭职称都没有。年轻的时候不幸得了眼疾没钱治。瞎了。靠在街头拉二胡行乞糊口,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凄惨。可人家有了生活感悟,脑子也开窍了,后来做出民乐经典,流传海内外,经久不衰。至今还被一帮音乐学院里自个儿啥好曲子也做出不来的高级教授、博导什么的当成宝贝,做为赚学生钱的固定授课内容和研究课题呢。”江逸晨振振有词地解释道。
晴晴听了江逸晨的这番话。很出乎意料,高级教授、博导去研究盲人叫花子的音乐作品,这一时间令她的脑子里有些转不过弯儿来。于是蹙起弯弯的细眉,琢磨了一阵子。仍不得其解,而且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