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去瞧瞧也好。
父子俩聊了几分钟,便匆匆收线。
江逸晨的家在南边距此一百公里外的普衡县城。父亲是县里一个中型农机厂的工程师,已经在那里工作了二十多年。至于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病离世了,那时候他尚不记事。从此父子俩相依为命。
这些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农机厂又非垄断企业,效益很差,也就靠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勉强维持。
父亲的工资不高,人又老实巴交,没有什么其他外快收入。不仅要供儿子念书,有时还要接济在乡下的姑姑家,所以家里的经济情况经常捉襟见肘。
这也是江逸晨时常要去勤工俭学以补贴生活费用的主要原因。
江逸晨思索片刻,在手机的电话簿中翻动,找到一位船主的号码。
从粼江市去普衡县城,隔着一个海湾,要坐两个多小时的轮渡,然后转长途汽车。
以前经老乡介绍,在粼江港东部港区货运码头认识了一位姓陈的个体船主,这位船主经营着一艘小货船,常年在附近几个港口跑运输,捎带着搭载几位散客。收费便宜,只有正规轮渡经济舱的一半左右。
当然,这严格说起来,属于非法运营,安全上得不到保障。但看在省钱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