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时候,一切都可以有了解释和答案。
可是在这之前,并不会妨碍他们对白烨的吹捧。
特别是时代周刊内,老布兰妮一脸兴奋的看着卡波,面色欢喜的说到:“卡波,你简直是我们时代周刊的宝贝,这次的克鲁斯救援直接让我们原来对白烨专访那一期暴涨,难以想象。”
看着老布兰妮唾沫横飞,卡波也是笑了笑,这件事他都没办法解释?
能怎么说?
说自己新闻嗅觉敏锐?或者说自己有先见之明,有一双发现人才的眼睛?
他自己都想笑。
生活就是这样。
《时代周刊》最看重的栏目不是人物专访,也不是实时动态,而是第一个栏目:《读者来信》。
这是《时代周刊》的立身之本。
基本上每次期刊,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收集上次的期刊的信息,然后筛选来信,最后指定本次期刊。
这个过程很繁琐,但是很有效,最起码让《时代周刊》的发展顺风顺水,成了全美最大最火热的杂志。
可是,从不今天早晨到中午为止,收到了将近30000多封电子邮件,工作人员做了检索,全部信息都是关于白烨的。
读者希望可以追进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