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奥斯卡的。
截止到1996年为止,柏林电影节历史上所有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的得奖者,最终在奥斯卡上顺利问鼎的演员只有三位,分别是1963年的西德尼-波蒂埃(sidney。poitier),1965年的李-马文(lee。marvin)和1994年的汤姆-汉克斯。
由此可见,奥斯卡对于柏林电影节的审美观念并不赞同,许多人甚至戏言,二月份柏林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得主就可以直接宣告与奥斯卡无缘了,虽然这只是戏言而已,但却可以由此看出这两个协会的取向截然不同了。
金球奖却是另外一个面貌,他们的得奖名单与奥斯卡重合率十分高,过去五年时间里,金球奖和奥斯卡影帝得主有四次保持了一致,影后更是百发百中保持了连续五次同步。
这也是金球奖之后掀起了轩然大波的重要原因,所有人都认为雨果今年是占据上风的,绝对堪称是得奖良机,但结果却是尼古拉斯异军突起,称雄金球奖,再加上今年金球奖其他五个部门也都是方寸大乱,这才制造了千夫所指的乱局。
后来,伴随着雨果勇夺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虽然审美契合度不高,但还是让悬念重新回来,雨果能够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