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政治、社会、战争等黑暗严肃性的题材格外热衷,这导致了就连参展影片都十分冷僻,关注度自然不高。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扶植新生代导演——特别是德国本土电影产业的道路上,柏林电影节是做得最为出色的;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商业元素也缺乏,再加上每年都是在寒冬举行,柏林电影节也就给人留下了冷清的印象。
特别是在威尼斯被多伦多电影节抢走风采、柏林被奥斯卡排挤之后,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戛纳电影节在三大电影节里的声势越来越壮大。
但事实上,中。国电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战绩最差的恰恰是戛纳,仅仅依靠“霸王别姬”登顶了一次而已——而且还是和“钢琴别恋”并列;华语电影表现最为出色的则是威尼斯,前后一共六次问鼎最高奖项,如果包括由华人导演执导的“断背山”,次数还可以再增加一次。
华语电影在柏林电影节先后四次登顶金熊奖,“红高粱”、“香魂女”、“喜宴”、“图雅的婚事”和“白日焰火”都得到了这一荣誉的认可——其中“香魂女”和“喜宴”是第四十三届并列获奖。可以说,比起好莱坞倾向十分明显的戛纳来说,柏林电影节对华语电影的支持力度也是不可小觑的。
就雨果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