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都是值得讨论和深思的。
所以,整个新闻的发展迅速无比,几乎所有人都已经认定了雨果的“精神失常”,彷佛雨果已经被打上了“神经病”的标记,让人担忧,让人好奇,又让人同情。
面对如此情况,“纽约邮报”的科林很是纠结,因为他知道,当“芝加哥论坛报”主动出击时,就意味着封杀同盟出现了裂缝,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科林知道雨果的声势强大,这也是他想要给雨果一个教训的重要原因;但目前的情况却让科林很是无力,他眼睁睁地看着“国家询问报”获得了超高瞩目,随后又眼睁睁地看着封杀同盟开始瓦解,这不仅仅是“死囚漫步”的事,更是“纽约邮报”在与雨果的对抗中又一次的挫折。
现在,科林只能祈祷,所有人的焦点就集中在雨果身上,“死囚漫步”只是陪衬而已。
封杀同盟的确面临着艰巨的抉择,面对如此强大的声势和号召,最终“今日美国”、“休斯顿纪事报”这两份一直对雨果不太感冒的报纸坚持了自己的立场,并没有前往巴吞鲁日,这也让封杀同盟至少保持了三分之二的完整,他们还是有希望继续完成对“死囚漫步”的封杀。只是,他们的命运却已经握在了雨果的手中,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