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才是奥斯卡需要鼓励的创新,“肖申克的救赎”颗粒无收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的确是一个很讽刺的事实,让人哭笑不得。
因为那些追捧“肖申克的救赎”的影迷们,一方面在质疑奥斯卡、在不屑奥斯卡;但另一方面又因为奥斯卡没有给予“肖申克的救赎”而打抱不平,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无疑是盲目的。
“低俗”错过奥斯卡,是历史的必然,因为独立电影还没有迎来突破的最佳时机,而昆汀的特立独行对1995年的奥斯卡来说也太过前卫了;“肖申克的救赎”错过奥斯卡,是学院审美的必然,因为学院的风格取向就一向钟爱“阿甘正传”式的成人童话。
如果质疑这个结果,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首先“阿甘正传”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其次这是符合奥斯卡取向的作品,再次这就是一个属于学院的“游戏”,游戏规则就是他们制定的。
质疑“阿甘正传”的胜利,其实就是在质疑奥斯卡本身——甚至于是不屑奥斯卡,那么“肖申克的救赎”又何必依靠一座大家都不屑的小金人来证明自己呢?这样说来,“肖申克的救赎”错过奥斯卡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又何必遗憾呢?
所谓的中庸之道在“阿甘正传”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