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清洗车后座的脑浆;出租车女司机要求布奇讲述杀人时的感觉…
将暴力美化或风格化,这不是昆汀原剑。l960年,阿尔弗雷德一希区柯克在‘惊魂记(psycho),中剑造了电影史上最仪式化的杀人方式,凶手随着剪辑节奏的变化,逐渐逼近正在淋浴的女主角;l967年,阿瑟一佩恩(arthur。penn)的‘雌雄大盗”俊男美女在抢劫银行亡命天涯中肯定彼此的爱情;1976年,马丁一斯科西斯的‘出租车司机”l990年的‘我心狂野(wild。at。heart)”l991年的‘末路狂花”1992年‘沉默的羔羊”主角自我醒悟、了解生命意义的方式都是暴力。
昆汀与前者的不同不是他的大胆直接,而是他生活在九十年代:一个因音乐录影带和运动鞋广告而比任何时期都要讲究风格、时尚的年代,一个因街头暴力和波黑战争而使人命比任何时期都要廉价的年代。昆汀将社会的流行和犯罪现实巧妙结合,使他的暴力绽放出比视觉色彩还要更加斑斓的光芒。
昆汀并没有将‘低俗’与后现代直接联系起来,他似乎是在告诉所有人,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社会的发展是迅速的、多变的、没有价值的,任何人都没有免疫力,无论生与死都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