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求做到全面的智能化,一个人就可以开动,如果不行就多放几个多功能的工程作业机器人上去,总之我需要的就是看到它们可以一人开动,不管是飞机还是舰船。我需要的就是这个!最后就是改良的潜艇方案保存一份,加上这个里面战斧式巡航导弹的改造方案也一起保存下来,不管怎么样我要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另外那个海底都市的最重要的抗压问题解决了,其他方面的问题根据潜艇的设计应该可以解决,在工程设计领域的问题,只要考虑结构强度,但是在生物学的方面,就需要考虑人类在海底的适应能力了。不用担心,这方面可以解决。只要我们可以将这个潜艇上的环境标准放大化就行了。”
赵立摸了摸下巴,这个放大的标准其实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尤其是一个都市这种程度,这个跟潜艇这样小的规模是不一样的,要考虑的东西更多,比如通风口的布局等等。
但是这个是考虑有乘客时候的事情,如果平时没有人的话,赵立并不介意让它处于随便填充什么气体的情况,只要能够保持压强,填充什么都可以。
对于这一点赵立绝对看得开,反正这玩意只要没有人上去,就不会察觉这东西就是人工智能在运行。
加上这个只需要人工智能做个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