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在电影公司立项都不是简单的事情,越大的公司审查会越严格,一个好莱坞知名编剧写出的剧本送到六大或者二线制片公司,几个月得不出审查结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她之所以对汤姆·罗斯曼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让对方加快这一过程,从而进入到实质的立项谈判阶段。
当然,杜克和南希也不会在福克斯一棵树上吊死。
离开福克斯大厦,不过短短一周的时间,南希动用自己以及ICM的门路,先后预约了派拉蒙、试金石、环球影业以及华纳兄弟等多家公司的负责人见面,将剧本送进了这些巨头们的手中,而有了《生死时速》做底,杜克的新作品即使引不起重视,也不会堆积在案头等着发霉。
虽然其中不乏有人感兴趣,却没有一家公司轻易给予允诺,不经过风险评估、前期市场调查等措施,没有公司会拍脑门就做出决定,不说好莱坞盛行的立项审查制度不允许,即便CEO做出了承诺也没有多大用处。
因为好莱坞公司股份构成复杂,无论是六大公司,还是二线的几个公司,CEO或许不用太费力气就能否决一个剧本,却没有单独决定电影立项的权力。
最为典型的,就是华纳兄弟,他们有一个八人组成的立项审核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