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力开始体现,慢慢置身于高雅艺术的行列。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的台岛和港岛,中国的爵士乐,随着一批音乐人的崛起,开始慢慢复苏,出现了很多不错的作品……”
从课堂里出来,虞依依若有所思,问叶落道:“指导老师,中国的爵士乐,为什么现在好的作品,会这么少呢?”
叶落笑了笑,说道:“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因为文化的关系,爵士乐是一种舶来品,但凡是舶来品,在经历了最初的盲目推崇和流行之后,到底还是要再经历一次大众文化审美的考验。
这个时候,对一种音乐形式而言,就需要进行本土化的改造,要融合本土文化特点。这点,爵士乐在中国,在中间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有断层的。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背景。
爵士乐,主要的情调是忧伤,但凡是乱世,或者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爵士乐往往就有市场。而现在,国内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蒸蒸日上,爵士乐作为一种具有忧郁特质的音乐,就会变得小众化。
而对我们这些新一代的音乐人来说,如果要做中国的爵士乐,就不能原样照搬西洋那一套。要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变,遵循他们的一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