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也不合理。反正等经费下来,咱们再讨论。”
“关于王若林同学。我的意见……,错误是相当严重,罔顾实验室操作规章和材料清点制度。不过,国家培养一个博士生不容易,留校察看吧!他是不是党员?如果是的话,党委或者团委再给个党内处分吧?”
话音刚落,赫国雄就表态:“我同意李校长的意见。”
军代表一般不插手校内事务,在校务会上,一般也铁定支持一把手。但赫国雄的表态不仅仅是这个原因,此时大学生对国家就已经是相当宝贵,更不提那些博士生。
说句不怎么中听的话,在那个年代,实验室的那些材料和资料,远远比那些消防员的性命宝贵,而一位博士生?可能要比那些材料和资料都重要。再说,哪家学府不护短?不宝贝着自己的那几个孩子?无非是场意外,又没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损失。至于那块铂金?又有哪个孩子没粗心过几次呢?
由此可见,当时荆建的“错误”有多严重?甚至都超过了这把火!一触及生活作风,立刻斩立决。此时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而其他的那几位校务委员会成员也都是同样的态度。他们纷纷发言,赞同这样的处理结果。眼看就要举手表决,形成决议,大门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