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当时,都去了信以后,过来投奔的就俩人。小齐鲁的弟弟田科,还有就是这位卢俊。毕竟那些战友的家中,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大林家的变化同样很大。按照荆建当时的设想,花了八千六,在临街面的地方买了几大间一套,占地150平米的平房。别以为这价格便宜,在当时,这价格已经比市场价高了许多。本来私人产权的私房就很稀少,能恰巧遇上这家落实政策返回,全家又移民海外的,已经是运气爆棚。就是周梅时常心疼,这样的私房,每年还要缴纳125块私房印花税,甚至比有些公房的房租还要高。
荆建当然知道,这样的私房其实占了大便宜。但另外一件事,还是很令人郁闷,那就是——上户口。此时中国的房产市场根本没开放。没有京城户口,其实根本不能买房。仅开放的那个口子,也是“优惠”外国、港澳人士,他们能买比市场价高许多的外销房。当然,也只能用外汇购买,购买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而荆建是华清的集体户口,大林全家的户口更是在农村,因此,严格按照当时的政策,这次购房行为,其实是违规的、不合法的。除非荆建毕业后留京工作,有了自己的户口,那才能合法的买房。当然,为了收取那些私房印花税,房管所可以眼开眼闭,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