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色。相比铁矿石一年数亿吨的交易量,稀土的产销量不过才区区几万吨。由于供需数量较少,因此稀土价格一向极不稳定,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使其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宫川正深信,这一次的稀土涨价,也不过就是一阵风而已。
日本是一个稀土应用的大国,同时又缺乏稀土资源,完全依赖于进口。为此,日本公司素有储备稀土的传统,全国的稀土储备量相当于两年的进口量。他们惯长的做法是,国际市场价格低迷时,他们就大量吃进,以诱使稀土企业扩大产能。等到稀土企业开始涨价的时候,他们则停止进口,用库存应付消耗,迫使稀土企业降价甩卖。
这样一套伎俩,对付美国的大稀土公司,或许难以奏效,但用在中国的小稀土企业身上,却是屡试屡灵。大量的经验显示,只要日本公司装出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数以百计的中国小稀土出口商就会相互压价,抢着抱日本人的粗腿。
有人或许会觉得奇怪,既然中国政府已经把稀土的出口权限制于三大外贸公司,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互相压价的局面呢?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三大外贸公司下面有数十家子公司,每家子公司都有出口权,同时也都有自己的创汇任务要求,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是不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