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能够形成天文数字般的组合。比如说,有一种钢材的热处理工艺是这样表述的:
加热至780至800度等温退火,保温8至15小时,然后冷却至350至400度,保温4至10小时,再升温至650至670度,保温32至60小时……
在这个工艺中,温度和时间稍微作出一些调整,就会生产出不同性能的钢材,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来形容,也绝不算过份。
当然,材料学家们也不是毫无目标地瞎碰运气,他们通过理论研究,能够得出一些普遍的规律,比如哪种温度下金属会产生出什么样的晶格结构,而这种结构对于金属材料的硬度、韧性等会产生什么影响。实验人员就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去进行实验,最终找出最佳的组合。
在科学史上,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科学家按照理论去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却与理论推导大相径庭。这种情况的出现,意味着存在一种前人所没有掌握的原理。一旦这种原理被人们所吃透,材料研究就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材料科研就是这样既艰辛,又充满了偶然性,让人欲罢不能。
秦海知道这其中的难度,他与周以诚的分歧在于,周以诚选择了绕着困难走,而秦海却知道不跨过这些障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