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量宝贵外汇的发动机束之高阁。
1988年,中越发生了南海冲突,国家意识到南海方向急需一种能够执行歼击和轰炸任务的大型作战飞机,某型歼轰战机的研制被提上了日程,红岭被确定为该型战机的发动机。然而,由于耽搁了十年之久。红岭发动机的材料国产化工作迟迟未能完成,成为发动机全面国产化的重要瓶颈。
“红岭发动机使用的金属材料牌号有112个,其中非不锈钢35个,不锈钢8个,高温合金16个,有色金属25个。钛合金4个,其他6个。这些材料中的大部分我国都无相应材料,需要仿制。例如,低压低气机里的转子叶片,用的是钛-6铝-4钒合金,我们目前还无法生产,只能从英国进口。”黄东峰插话补充道。
“军用材料如果需要依赖国外,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发生战争,国外中断对我们的材料供应。我们的战机生产就无以为继了。即便国外能够向我们提供这种材料,我们的产量高低,也是完全操纵在别人手上的。别人如果不想让我们生产,随时可以掐我们的脖子,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事情。”吕鹤兴沉重地说道。
吕鹤兴和黄东峰说的这些事情,秦海在前一世多少有些耳闻,也知道为了突破这些技术障碍,军工部门付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