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材料帝国 >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各有各的底线
产汽车的产量绝对是要翻上好几番的,到那时,汽车材料的市场就不容小觑了。更何况,汽车材料是化工材料中的高端产品。价格比普通材料要高出不少,利润极其可观。这就是四个城市为什么愿意组团前来浦江的主要原因。
    当然。政治方面的考虑也是有的,机械部联合化工部给各地下了文,要求各地要全力配合汽车材料生产,几个城市的经委、化工局哪怕心里不愿意,表面上也必须要做一个样子出来,否则就不好交代了。
    接到国产化办的通知之后,几个城市的化工主管部门都召集下属企业进行了磋商,结合此前秦海他们去各地调研时候表明的态度。大家都认为必须要建立价格同盟,以免被国产化办捞走了好处。在进行完内部磋商之后,几个城市的负责人的确是英雄所见略同,不约而同地互相通了电话,在电话里商定了最终的价格底线,那就是最高不超过新增利润的20%,否则就进行联合抵制。
    对于50%的分成比例。杨新宇一开始也是有些担心的,因为这个比例的确会让生产厂家觉得肉疼,但秦海说出来的理由打动了他。秦海认为,国内重生产轻科研的风气太甚,如果一味只考虑生产厂家的情绪,压低科研部门的收益。最终必然导致科研部门缺乏积极性,这样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