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罗维撑台面。
罗维当时是和张彻齐名的“百万导演”,但成名运气的成份居多,在邵氏时还没有表现出来,一跳槽到嘉禾就原形毕露。
1971年罗维帮嘉禾连拍两部电影,公映票房都没有超过百万,邹闻怀、何贯昌这才意识到自己挖来的其实是一个“水货”,对其也不再重视。
要是罗维这人,拍电影固然才气有限,但本身的运气却好得不行。
嘉禾把李小龙从美国请回来拍戏,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在泰国拍摄,导演吴家骧一来没什么名气,二来也不擅长功夫武侠题材,电影拍到一半就难以为继,嘉禾当时手上没人,只好让罗维去救场,结果这部电影拍出来票房超过300万,刷新香港记录。
李小龙一举成名,罗维也跟着沾了光。
本来罗维是想以“成就李小龙的恩师”自居,奈何李小龙根本不买他的账,拍摄第二部电影《猛龙过江》时就把罗维踢开,自己做导演。
最后事实证明,没有罗维的李小龙更加的成功,而没有了李小龙的罗维,只有与老将王羽合作的《冷面虎》票房不俗,其他都很一般。
眼看着李小龙飞黄腾达,如日中天,罗维当然不服气,然后就开始想要捧新人来和李小龙打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