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只回答了“奇货可居”四个字,剩下的都丢给岑健勋自己去琢磨。
实际上林夕这次所采取的做法,正是后世经常被商家所采用的饥.渴营销。
因为林树的那篇文章,大家对这部电影《少林寺》的兴趣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猎奇,更多人是怀着对香港未来前途命运的不确定,把这部电影当成了了解大陆的一个窗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扩大上映规模,不仅会被人质疑林夕、林树父子在演双簧,而且一下子就满足大部分人的观影需求,很快就会削弱后续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好奇心。
这样电影在经历最开始一段时间的火爆之后,后续票房就会像坐过山车一样急速下滑。而林夕限制上映规模,就是要让大家的这种好奇心不能一下子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就可以一直吊着那些还没有观看这部电影观众的胃口,达到持续地吸引观众买票进场。
只要单场上座率一直可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电影就一直不用下档,放映规模缩减带来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增加放映周期来实现,最后票房只会更多。
更可况林夕还要借着这部电影,让香港观众对影片男主角建立一个初步的印象,影片上映时间越长,对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就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