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不知多少斤重;而钟身之上密密麻麻铭刻着无数的梵文,以及各种各样的影像,非常的繁琐精密,别有意蕴在其中。
此时,塔顶之上,不胜寒的高处,拂晓和尚就立在上面,丝毫不以凛冽的寒风为意,居高而望远,他的目光,恰好就落在苏州河上。
苏州河上,各色舟船来往漂流,一如岸上的马车。
拂晓和尚的目光就落在其中一艘乌篷船上,仿若能穿越时空的障碍,能把那艘船上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他走了……”
似乎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另一个和尚说话。
那和尚垂垂老矣,一张老树皮般的脸面,皱纹折折叠叠的,形成无数的沟壑——沟壑深不见底。他实在老得不成样子,胡须稀稀疏疏几根,双眼昏花浑浊,竟如失去了视力,已看不见这世界万象。
拂晓言语,老和尚依然一动不动,如同连耳朵都失去了听力,成为聋子,只茫然地坐在塔顶上,一如老僧入定。
拂晓继续道:“是个聪明人呢,知道进退取舍……嘿嘿,身怀正气,却不知是祸是福。”
老和尚仍然不动,本来还开一条缝的眼睛此时完全扣合起来了,浑然欲睡。
拂晓终于把视线收回,落在老和尚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