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娘家妹子,好在那事儿也没闹开,不然名声有损的就是她娘家妹子了,她也不敢再提那一茬。只盼着杨晴赶紧嫁,好歹还能捞回好处。
二百两银子呢。
杨宁氏觉得自己做的很厚道了,区区二百两而已,杨晴待在娘家这么多年,平白坏了娘家名声,让娘家受人嘲笑,难道不该补偿补偿,让娘家扬眉吐气?
况且,那余青山工钱那么多,又不是出不起这份钱,若是他出不起,自己也不会要求这么多。可他一年能挣几十两,又没有家人要养,顶多三五年也就挣回来二百两了,这算多吗?
自己还容许他打欠条了呢。
杨宁氏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自己似乎还亏了,亏大了。
这死丫头要是不去找余青山,她非得真把她卖了不可,别以为自己跟她开玩笑!这回是绝不能再留着她了。
杨晴没有去西口村找余青山,杨宁氏顿时有些急了,让婆婆劝她。当然,百试不爽的用儿子当棋子,花言巧语。
杨大娘一听就急了,也觉得很有道理。闺女老在家里,将来一家子都要受嘲笑,孙子岂不是也会受牵连?
而且闺女一年一年大了,若是再不嫁,将来就真的嫁不出去了呀!这会儿嫁了,还能多赚点嫁妆,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