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歌是这样打算,也是这样做的,在拿出莫扎特,贝多芬的交响乐曲的时候,就有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加入大号的部分。
    比如,在歌剧《唐璜》中,原本的管弦乐团曲谱中,就没有大号的分谱,那时候大号都没有发明出来呢!
    秦放歌这个站在巨人肩膀的“作曲家”,就加入了大号的角色。现在的管弦乐团中,几乎没有大号不存在的,至少都是会配上一只大号,和低音提琴一起,夯实乐团低音部的基础。
    同样,这首《大号协奏曲》中,管弦乐团曲谱中,同样是有大号分谱的存在,用的也是标准的交响乐团配置。
    在这会,秦放歌的演奏,自然是没有交响乐团,也没有钢琴伴奏,都靠观众们脑补……
    但这完全不要紧,很多没入门的观众,甚至会觉得管弦乐团的伴奏有点烦人,影响他们听主旋律之类的!
    秦放歌自己则是脑补得更厉害,他在演奏的时候,也是格外的认真和投入,脑补交响乐团和他一起协奏……
    就这,观众们听得也是如痴如醉,因为大家都能听得出来,看得清楚,也感觉得到,秦放歌非常进入状态。这也是他演奏时候的常态,虽则表情动作没啥特别的变化,但音乐里面,却充满了感情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