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的作品,纯熟浪漫美好的作品基本没有……
这其实也是由于大提琴这件乐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和人声相似,也最擅长表现这类深沉和悲伤类的,算是比较负面的情感。
再有,就算是表现力特别丰富的小提琴,也很多学生专门选择沉郁忧伤的作品呢!
这不免也让秦放歌的粉丝们心惊胆战一番,好在,再也没有出现比“英伦忧郁王子”约翰选择的e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更让人心碎的音乐作品。
下半场的三位学生都是国人,可选择的基本也都是国外作曲家的作品。这点倒也不奇怪,本来大提琴就的西洋乐器,然后,中国的作曲家数量本身就少,专门为大提琴而创作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实在没得选择。就连秦放歌自己,也没有公开发行什么专门为大提琴而作的作品。
是秦放歌的粉丝,又学习大提琴的学生们,也只能是从他的其他音乐作品,特别是小提琴作品中进行改编,然后练习和演奏。
但由于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演奏技术技巧差距也是相当大的,这些他们自行改编的作品,自娱自乐还行,断然是不敢拿到秦放歌这个作曲家面前来献丑的。
像是大家最喜欢改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还有《幽默曲》,《幻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