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弦比小提琴粗,每一个音程之间的距离更长,演奏快速乐句的时候比较困难,除了要求大提琴演奏家们具备演奏乐器具有的一般的音乐素养之外,对演奏者的力量和肌肉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
而在力量和肌肉能力的控制上,秦放歌称第二的话,这世界可没人敢称第一的。
看他的演奏大提琴的时候,对力量速度力度角度等等的控制和掌握,简直让马健这样的专业大提琴自愧不如,各种顶礼膜拜。
遗憾的是,大师班的时长有限,秦放歌也只能花一刻钟的功夫在这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上。
马健也通过这一刻钟的时间,看到了秦放歌为他打开的,一扇崭新的大门,这就足够!
他选择的第二首曲子,毛熊国伟大作曲家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第二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其创作灵感来自他所听到的一首毛熊国民歌,音乐的主题压抑而伤感。
这也不免让不少观众觉得疑惑,但不是对作曲家的,而是对马健的,如弹幕中所说的那样,“马健是不是太过老成了呀!怎么总选这样伤感悲戚的音乐呢!”
也是有各路大佬给出了解答:“学大提琴的,正常现象!”
“我也感觉自己特别成熟!但他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