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四下三,前四字一顿,后三字一顿,但《凉州词》不然,它既有上四下三句式,也有上二下五句式。
诗的第一句上四下三,第二句上二下五,第三句上四下三即如徐子能所言共六顿,而三句中顿处有变化。这种句式上的音节错综变化,便带来了章法的多姿多变,产生了习惯上难以预料的艺术效果与感染力。其明快的语言韵律与跳动跌宕的音节节奏,生动表现了急促欢快的旋律与热烈奔放的气氛,使人读之感到j-i'q-in难抑、深情向往。
从艺术表现上说,顿挫与抑扬往往是紧密联系、难以区分的。只是顿挫表现缓急轻重,抑扬表现起伏高低,前者侧重节奏,后者偏重音调,而两者总体上往往能浑然一体。
“美成词,有前后若不相蒙者,正是顿挫之妙。”
“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
“冯正中词,极沉郁之致,穷顿挫之妙。”
“顿挫则有姿态”。
唐诗中这种表现也比较典型,如杜甫有言“晚节渐于诗律细”,“波澜独老成”,“新诗改罢自长吟”。
不惟写诗如此,秦放歌的音乐创作,同为艺术作品,有一通百通之效。
甚至,他的音乐作品里,所蕴含的东西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