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导,是不强迫她必须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演奏。
倒是肖雨然和她的指导教授邓红梅,两人脑补的东西会较多,这个嘛!秦放歌管不着,同一首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
像秦放歌自己的理解,跟原作者贝多芬,还有那些以演奏贝多芬作品闻名的演奏家们,也都是存在很多差异的。
反正这首《月光》奏鸣曲绝不仅仅只是描写月光,更不像那个流传已久关于这首曲子的故事那样对了,其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然后,肖雨然演奏的是他另外一首同样以《月光》为名的钢琴曲。
这首德彪西的《月光》,起贝多芬的《月光》,更多客观的写月光本身一些。
据说作曲家写这个作品是受到诗人吉罗的叙事诗《月光埃罗》的影响。这首叙事诗是讲:在意大利贝加摩地方有一个叫埃罗的青年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他因为沉湎于物质生活为月光所杀。最后,由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了月光的宽恕,又回到人了间。
所以,也有乐评家也认为,这首月光美则美矣,但整体带有悠悠朦胧的忧伤和哀怨。无论是德彪西受到莫奈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也好,被马拉美的象征主义诗风的浸**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