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性和流动性——“长线”的创造是决定每个作曲家的胜负的关键。
    在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亚历山德罗这样的作曲家同行,对秦放歌的小提琴演奏技术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他更多的精力,还是在整首曲子的创作。
    他也不是现场观众唯一一个这样做的人,在场的作曲家也不止他一个,在秦放歌演奏完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准备功成身退的时候。亚历山德罗这个同行,也跟其他观众一起起身鼓掌,喝彩算了不差他一个。他也有心思去观察下其他同行,特别是同为作曲家的几位,彼此目光交错的时候,都心领神会了。
    再看其他观众的话,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亚历山德罗敢说,现场很大一部分观众其实都没有听明白,秦放歌究竟想要在这首小提琴协奏曲表达的情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来欣赏他的音乐会,为他大力鼓掌大声喝彩。
    从这样的意义说,秦放歌这个作曲家当得还真是特别成功的,再瞧瞧自己?亚历山德罗只能怪帝太过偏爱秦放歌了……
    当然,在很多人眼里,秦放歌简直是帝的化身,那些只沉迷于他颜值的粉丝估计还好点。
    但亚历山德罗还没有轻松下来,小提琴协奏曲之后,还有秦放歌的第一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