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
在卡尔帕看来,他是特别尊重作曲家的意图,最起码,是按照他标注在乐谱的东西来的。当然,任何一首曲子的乐谱,作曲家们都不会事无巨细,全部都写去的,很多时候,都还是得要演奏家指挥家们,自己去琢磨和处理的。
这也促成了他们的再创作,也是音乐艺术最大魅力的地方。
即便同样一个交响乐乐团,指挥的风格不一样,同样的曲子,能演奏出不同的风格和水平来。
如第四乐章,卡尔帕指挥下的捷克爱乐乐团,在演奏并没有过度突出第四乐章的序奏及第一主题等恢宏片段,而是以一种更为平衡的方式展现了作品蕴含的多样情感,音乐在情感的激荡层层递进,末乐章的坚定则成为种种人生经验的总结。
对普通观众而言,这样的演奏,或许少了很多的j-i'q-in,多了几分内敛和深沉,基本可以说是,演绎出来的交响曲更加有内涵。
这完全要归功于指挥卡尔帕的功劳,他是认真研究过秦放歌写的这首交响曲,也跟他有做不少的交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理解。
当然,秦放歌这个作曲家,很多时候说得其实都是较笼统的,也不光对于卡尔帕,对其他人也差不多,包括对身边这些老师朋友也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