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曲,特别的通俗易懂,即便是第一次听交响曲的观众,都完全能听得下去。不光能感受其的旋律和节奏之美,和声,强弱,恢宏大气的气势,也是所有人都完全感受得到的。
当然,其也有特别抒情甚至是催人泪下的乐章,在第二乐章的时候,表现得最是明显。
这是最缓板的乐章,第一主题由英国管奏出,充满着异的美感,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第三主题的节奏明快活泼,有着舞曲的特征,具体属于哪里倒也说不好,说是世界的没什么问题。
而这其由英国管主题旋律,也是秦放歌粉丝都较熟悉的,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旋律,极其相似,相当幽咽有种莫名的感伤和思念,像是那种异国他乡的思乡之情。
不过有的观众一时想不起来,《送别》的流传度还是没有特别广。觉得熟悉的,也有跟身边学音乐求证,得到的确相似的答复,都是秦放歌自己的音乐,倒也算不得抄袭什么的。
这个乐章,是情绪最为低缓连演奏速度都是最缓的,在很多时候,不知情观众甚至以为都已经结束了。好在现场的观众们都有了经验,知道肯定不会这么快结束,也没着急鼓掌,要不然太丢脸了。
这样的缓慢却是极其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