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正课,也经常和乐团的其他姐妹好好交流。但阮的发展其实并不好,因为这个起源于国本土的“汉琵琶”也称作“秦琵琶”,也是王昭君带着出塞的乐器,又因竹林七贤的阮咸最擅长演奏,并以此得名的乐器。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是一度失传了的。现在的阮,是后面复原而成,演奏手法、技巧、技术等等,都是后面慢慢摸索出来的。
现代的演奏阮的大师级人物也并不多,连华夏音乐学院叫阮的教授,最初都是学琵琶的……后面才改学阮的。
到现在,学习阮的学生,也远不如琵琶、古筝、二胡等民乐热门,甚至有教音乐的老师把天赋不够学琵琶的,赶去学阮,原因是他们觉得阮较简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阮这件本土乐器的发展势头并不好,尽管现在各大民乐团,阮的地位不可或缺。除了阮外,也有诸如大阮、低音阮的位置。
这对秦放歌来说,倒不见得是坏事,因为阮的演奏技法还处于探索阶段,也不说复原,谁也不敢保证,现在大家所复原的演奏方法,一定是古人的演奏?除非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亲眼见证。而且,时代的差距,审美的鸿沟,都是相当大的。
对秦放歌来说,这样的情况,也最适合他才华的发挥。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