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国家大剧院的管理者还是为普通艺术爱好者留下了一些立锥之地。只不过,是位于坐席后面、靠近门口,位置最差的几排站席。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官员曾经公开表示,让普通市民百姓也能走进大剧院,享受到世界一流的设施,是建设大剧院的初衷。这让人颇感不是滋味——难道,设立几个站席是“满足普通市民享受世界一流设施的初衷”?在倾公共财力建设而成的国家大剧院里,只有几个老百姓站立的位置吗?
    其实,站着看演出也没有什么。在艺术的感染下,买低价“站票”的普通人也顾不或者大可不必去妒忌那些舒舒服服坐着欣赏的有钱人。但问题在于——站立在这样远离舞台的位置,演出的观赏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站席固然廉价,普通人能负担得起,但如果“看得辛辛苦苦”,也未必“物有所值”,我想,恐怕时间长了也没有几个人去购买站席。与其让站席成为无人问津的摆设,何不设立几个低价的坐席呢?此情此景之下,人们难免会发出如此郁闷的喟叹。
    国家大剧院里设几个低价坐席有多难?表面看去,还真是很难很难。因为,国家大剧院投入巨大,建筑主体求新求异,设备大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软硬件都可与欧美的新型剧场相媲美,受日后高昂的管理与维护成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