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切换背景,准备道具,重新开灯、打光等等一系列操作。
当然,整部歌剧的配套服装,舞台设计,布景制作,音效,灯光等等,也都是他们两天的重点检查对象。有什么不满意的,现在更改还来得及。
负责这些的团队,也都统统是大剧院的国人,学了那么西方歌剧的制作演出,总该拿出点成绩来吧!
秦放歌也还是第一次参与进歌剧的全部准备工作来,之前他参演的几部歌剧,包括在这里演出的《阿隆索》,他也没有这样的细致深入过。
不过那时候的《阿隆索》,也是之前大剧院有演出过的,各种场景道具舞美灯光等等,只需要按部班的来进行好。
这全新的歌剧,是得多花费些心思才行。
他也首次真正体会到做歌剧的繁琐复杂之处,制作一部歌剧成本那么高,也不是没理由的。道具什么的不用说,光是这些工作人员的薪酬,要相当多了,而且,他们还得加班加点才行。
相较而言,在音乐厅的一场交响音乐会可简单太多太多了,要钢琴独奏音乐会的话,连交响乐队的准备工作都可以免了的。
这样的辛苦也还是有回报的,只要做好了,心的成感也是满满的。
连八十多岁高龄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