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歌听了之后也相当有感触,在另外一个时空,这首来自大理白族的民歌被人收集整理后,改名为《小河淌水》,后还被誉为东方的小夜曲,很多歌唱家都唱过。这跟宋娴唱的版本还是有不小差别的,当然,在秦放歌看来,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本来这样的民歌在流传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变化,不管是歌词还是旋律,不同的人演唱,风格主题情感也都会不一样,没必要苛求一致,何况两个时空都不一样呢!
毋庸置疑的是,这样的民歌,是相当宝贵的音乐化遗产,而且,也不单是单一民族的歌曲,更像是多民族风格化交汇的结果,因为各种版本真的很多。作为后来者,也只能是从选取一些出来,这样的整理工作也相当不容易,也没必要去苛求整理者做到尽善尽美。
然后,宋娴唱的第二首歌是《田埂调》,顾名思义,也是农民们在田埂劳作时候所唱的歌曲。还别说,她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也挺有木有样的,她到底是学音乐的,哪怕是器乐古筝,处理起其的情感来也是相当到位的。更重要的是,她后面也讲,“以前有去乡下外婆家,听他们唱过这样的山歌……”
而且,宋娴也不避讳的讲,“民间流传的歌曲,除了这样的外,也有很多特别污的歌曲,老司机带带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