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色彩变换,运用技法来延长余音,可以形成“韵”,也是说发音后余音所产生的细微变化是“韵”。也曾有前辈对“韵”作了如下简洁的说明:“夫音韵者,声之波澜也”。
而在琵琶音乐,这样“韵”随处可见,秦放歌在抒发哀婉凄楚的情感的时候,运用了不同速度和音高的拉弦来表现人物情绪的变化,配合推、拉、吟、揉、打、带等多种左手技法来表现丝路旅途人物内心的惆怅。再加他演奏出来的音色富于变化,音乐形象生动感人,感染力以及艺术价值都大大的提升了。这些也都是陈天虹在近距离欣赏他演奏琵琶的时候,所学到的东西。
当然,秦放歌的演奏,也不是什么都值得学的。这家伙似乎特别吝惜自己的表情,这和陈天虹黄静她们这样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和养成的习惯可不一样,她们还是更追求神形兼备。
有过丰富的音乐表演经验,陈天虹也更明白,不同的演奏状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内容及情绪来。像秦放歌这样,演奏状态不变化,却依旧演绎出丰富多彩,震撼人心的音乐来的,毕竟只是他自己。
对她们这些演奏者来说,演奏时候的神态和气势都是特别重要的,王紫梓说得更夸张,“不管演奏好不好,形象一定要漂亮!”
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