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用白人演员作为男主角,参演的群众演员也大都是外国人的时候,就注定了拍摄的场景,会放在海外。要在国内拍摄的话,成本肯定会更高。但国内的话,也还是会搭建一两处外景的,尤其他还打算拍《送别》场景的,亚洲这边的场景也就集中在国内拍摄了!
席晚晴和徐晶她们也都希望能尽最大可能节约成本,要不然,拍电影这真烧起钱来,再多的资金都是花得下去的。
徐晶帮忙找的是个普通的海边小镇,环境不错,但人口数量并不多,也不是人气特别旺的地方。要不然,租住费用以及吃喝什么,都会相应提高很多。
秦放歌拍这部电影,主要镜头是在船上,然后就是停靠在不同的码头。这些可以通过搭建几处外景来完成。其他的话,则是可以通过后期特效来完成,比如会有很多处镜头的抵达纽约时,见到自由女神像的场景。现在电影工业越的纯熟,在必要的情况下,剧组都会选择最节省资金的做法。
这个普通的意大利海边小镇,挺符合秦放歌要求的,有个很大的码头,地面空间也很大。这部电影本来对场景要求也没那么高,也没什么大制作大场面。原版最后佛吉尼亚邮轮爆炸的场景,更是堪称五毛钱的特效,但也无伤大雅。
秦放歌对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