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光是张张若虚,还有另外一个庞大的音乐世界为他提供营养。
    这样的心境非常符合吴如慧的胃口,以至于有时候她都在想,秦放歌这家伙是不是太过老成,感觉跟个白发苍苍的智者差不多。然后,她也就只能用天才来解释了。这首‘春’江‘花’月夜是这样,之前他的很多音乐比如那首一个多小时的神曲也是如此,绝非没有经历的人能创作得出来的。
    也不是没人怀疑他是抄袭的,只是,从古至今,除了秦放歌,似乎没有发现谁有这样的本领,能写出这样的音乐作品来,要不然,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现代,这样经典的作品,早就被人发现并曝光了。
    吴如慧特别喜欢他融入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那部分东西,把古人的哲学思想,世界观,价值观等东西,都很好的表现了出来,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东西。在她看来,这也是民族音乐想要发展壮大的正确途径。
    秦放歌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在旋律上的创作天赋,吴如慧都觉得叹为观止。他写给左书琴她们《锦瑟华年》那首民乐大合奏曲,观众们热烈到爆炸的掌声,起码有一半要归功于那些优美动人又跌宕起伏的旋律,一直不停的轰击着观众的心灵,让他们享受最美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