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歌在演奏第一乐句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他相当天才的一面来。
他所用的是厚实而深沉的音色,因为这首曲子,所表达的,正是被人们所传诵至今的离别情怀。尤其是古时候,交通不发达,一次离别基本就是永别,在古代文人的笔下,也渲染得特别有味道。
黄静明白,秦放歌是想借此,表达那种饱满,厚实,内在的情感。
中国人的情感历来都是很内敛的,离别之前也是如此。最追求的,还是那种朴素,返璞归真的感觉。
他所用的手法,也很讲究,揉弦很少,揉弦的幅度很小,频率很慢。
由于这首曲子是改编自古琴曲的,林宝卿对此感受也是相当深刻的。
秦放歌表达出来的那种,自然的,深沉的,欲言又止,而又发自内心的感情,让她也身同感受。
而且,林宝卿也看出来了,他在装饰音,滑音上面,感觉都借鉴了古琴的手法,也不知道是不是黄静教他的。
到第二个乐句的时候,秦放歌不光是速度,力度也有变化,整体情感的变化也比较大。阳关三叠,名如其曲,同样的旋律被变奏了三次。
除了技术上的难度被攻克之外,秦放歌在感情上,把握得也相当适当。随后的段落,就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