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往往需要灵感动机,更也需要积累,而博大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对象。
就拿作曲来说,给古诗词作曲,感觉会好过创作流行歌曲。他先前作曲的《将进酒》,就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例子。就秦放歌所知,有老作曲家专门为给儿童启蒙,给古诗词作曲,尤其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启蒙诗词,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等。
更高级一点的话,就是用民族器乐演奏的曲目,比如《春江花月夜》这样的经典,不过好像这个世界的《春江花月夜》和秦放歌之前听到的并不完全一样。
这个他倒不觉得奇怪,因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和西方并不一样,基本就是靠代代相传,曲谱很少,流传下来的,也都是经过后人整理修改的。
秦放歌自己倒是可以直接把另外一个世界的《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梁祝》等曲子直接弄出来,可倘若他自己都弄不明白,即便拿出来了,又有什么意义?
之前的那些流行歌曲,甚至在钢琴曲,以秦放歌的现在的天赋,虽然不能说能做到最少,但至少能够勉强驾驭得住。这类真正需要文化沉淀和积累的曲目,他就不敢轻易拿出来,因为他自己心里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