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赋格时候,这种表现更为突出,声部间回转、分离、穿插、偶遇、对称、并流,每一细节都静稳妥帖,每一褶皱与镂痕都纤毫毕现、笔锋历历。
秦放歌也想学习巴赫的对位技巧,但这需要程式化作曲,规则越多越好,虽然可能所有乐曲比如前奏曲练习曲听起来都是一个味道,但这样大规模的练习让巴赫的对位技巧出落得炉火纯青。巴赫最后能达到的境界,是熟悉规则,却又超脱于规则之外。最后他的作品,所有的装饰音、复杂结构、浩繁迭卷的规模,构成了壮美的浩瀚星海。
学得越多,秦放歌也越发意识到,音乐的海洋无边无际,深邃复杂,穷尽他一生的精力,也许都没办法探寻全貌,但他愿意努力去做尝试。
两节数学课上,秦放歌想得更多的,还是音乐上的事情,以目前考试测试的成绩来看,他高考想要拿到四百分,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于是,上课的时候,他就有更多的时间来神游天外,尽情放飞思绪,在音乐世界里恣意翱翔。即便手头不能使用乐器,对他来说,也是无碍的。音乐家似乎都是有超强天赋的,并不需要在乐器上演奏或者是唱出来,脑子里就已经有谱。仿佛在心底的时候,他们就能那些跳动的音符亲近协和,并指挥着他们,排成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