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善堂的官吏不入品级,连在街上巡逻的捕快都不如。
至少做捕快还有一些额外的收入,管理济善堂也就只能截留一些给济善堂的吃食和衣物等。
而那些吃食和衣物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至于捐献过来的银钱大部分都不会过他们的手,以往遇上贪官污吏,捐献的钱十分能有一分到济善堂就算不错的了。
但从上任知府邓茂始,钱塘的吏治都比较清明,这也是木兰和李石愿意往济善堂送物资的原因。
现任知府安宣义看着中庸,没什么作为,但他一直保留着邓茂的许多政策及清廉的形象。
木兰和济善堂的人算熟的了,毕竟每年都有两三次往这里送东西。
秦孝廉看到李家的马车,忙从济善堂里迎了出来,门口聚着一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以及弓背的老人。
李太太来了,快里面请。
木兰看了那些人一眼,露出一个笑容,和秦孝廉一起进去,秦大人,我看济善堂的人少了不少。
有手有脚还能干活的都到附近的村庄找活干去了,就是帮人收稻,多少还能赚几文钱。稍大一些的孩子则跑去拾荒去了,那些还能走动的老家伙也去了。所以剩下的就是老弱病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