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来,那什么一年十两银的束脩简直就是不够看的。
    而贫困学子则是松山书院特意吸收的,不仅进学不用交束脩,只要每期考试在一定名次内还能得到一定的银米,有的学子就是以此养活了家里,因为每年期末第一名就有一百两的奖金。
    一百两,足够一个平常的五口之家宽裕的生活四年了。
    那么,他们家到底是靠什么进的松山书院金钱不可能,他们家家底摆在那里,那是靠家世陈先生也很快的摇头。
    陈先生不由心中苦恼,他刚才应该直接问他的。
    本来一点也不想笑的李江咧嘴笑了。
    从那天之后的三天,每个见到苏文的人都问他,阿文,肚子好了
    阿文,你是不是真的喝冷水治好了
    在家里的陈先生也听到了这个笑话,只是疑惑那天苏文并没有表现的肚子疼啊,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他满心都是李江苏文两兄弟要去松山书院上学的事。
    他们家是怎么有这个能耐的
    松山书院不是没有贫困学子,但很少,那样的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苏文九岁考上童生他们觉得很优秀,但其实放到松山书院那群贫困学子跟前不过尔尔。
    那些人七八岁就有考中秀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