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不准。
结果还是碰了钉子。
干部提拔,党群副书记坚决不同意的话,书记也不好强行提交常委会讨论。那样一来,不免要落下“一言堂”的名声。
据说那次书记办公会议闹得很不愉快,梁光华几乎拂袖而去。
在电话里听蔡洋说起这个事情,范鸿宇不由暗暗钦服,邱明山就是邱明山,绝不是一般无原则和稀泥的领导干部。
农机厂的改革,也已铺开。
不过考虑到马上就到春节,范鸿宇向张阳提议,节前主要是吹风,将各项改革措施在各车间班组反复地宣传,让大家深入了解,都有个心理准备。实际的改革动作,押到年后再进行。否则让大伙过年都不安生,也不是个事。
张阳深以为然。
范鸿宇的车间主任,益发的当得悠闲了。原先那些不大服气的老职工,渐渐对范鸿宇另眼相看。人家年轻是年轻,做领导却有板有眼,车间里的各项工作,摆布得有条不紊。至于私事,拜托,绝不要带进工作中来。
这个管理,说难也不难。
公私分明了,管理者的权威便逐步建立起来。
开会布置任务,只谈工作,一二三四五,分派得清清楚楚,“私人恩怨”绝不许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