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影人,我心里清楚,《卡罗尔》才是戛纳的正确打开方式,《湄公河》适合院线放映!”
简单两句话,回到了很多人心里的疑问。
“能问一下,您为什么要拍《卡罗尔》那样的电影吗?”
“我一直以来都是拍摄商业片的,只是偶尔心痒了,才会拍一部作者电影,《卡罗尔》适逢其会,原本我也没准备自己拍的,想必大家都知道,去年的金马奖,巩利老师因为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没能拿下影后的桂冠,我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的,我当时就在现场,怎么能忍?于是我就在台弯媒体面前说了我要让巩利拿下影后!好在戛纳方面相对专业,这次巩利老师拿下了戛纳影后…”
“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在电影院看到这部荣获金棕榈的电影呢?”
“…这个,估计要到10月份,北美方面准备冲击奥斯卡,我得配合人家。”
一边说着话,一边示意朱振赶紧进入下一个话题。
这里是《湄公河行动》的宣传,不是《卡罗尔》的宣传,聊那么多《卡罗尔》是几个意思?
没看到于东很不高兴吗?
“好吧,那跟我们讲讲《湄公河》的幕后故事吧!”
朱振毕竟是专业的主持人